
掌舵博道基金的莫泰山,原是公募行业的风云人物,后来“公转私”。2017年6月1日,博道基金获批,莫泰山成为首位“奔私”后重返公募的原公募基金总经理。如今,时隔一年之后,博道基金终于发行了“私转公”之后的首只公募基金产品。招募说明书显示,博道启航混合是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有资深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新基金公司往往对首只产品的发行相当重视,对于发行时点的选择亦代表着公司对于市场的看法。
在笔者看来,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科创板前端审核中,作出通过的决定远比否决更艰难。虽然审核人员无需为科创企业“增信”,但是“同意”的决定却意味着可能面对更多的质疑,需要更多的担当与坚忍。就“苛责论”而言,持该观点者似乎有些“小人之心”。在科创板企业上市审核过程中,证监会的角色定位是最后一道关口,其岗位职责重要性可见一斑。就法治化的监管理念而言,其有权针对“审核内容有无遗漏”、“发行人在发行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重大方面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问题,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同意注册”或“不予注册”的决定。如果否决就意味着“故意苛责”或者只能做出与前端审核同样的判断,那么这一关的规则设置可以说是形同虚设。事实上,在后端做出与前端相反的判断,其承受的压力也是可以想见的。
德佩特说:“我们真的很幸运获得了这些数据,因为它们是在业余天文爱好者在木星的南赤道暗带发现一个明亮的羽状物几天后拍摄的。我们利用ALMA对整个木星进行观测,看到了那个羽状物,而且由于ALMA能够探测云层下面,我们实际上可以看到氨云层下面的情况。”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适用本法。本法所称外商投资,是指外国的自然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称外国投资者)直接或者间接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投资活动,包括下列情形:(一)外国投资者单独或者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建立和完善对民营企业“敢贷、能贷、愿贷”的考核激励机制。所谓“敢贷”,就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尽职免责、容错纠错机制,加快制定配套措施,修订原有不合理制度,激发服务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所谓“能贷”,就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等方式盘活存量,腾出信贷空间,将有限的信贷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制定专门的授信政策,下放审批权限,单列信贷额度,确保对民营企业始终保有充足的贷款能力。所谓“愿贷”,就是要充分考虑民营企业的经营特点,重新审视、梳理和修订原有考核激励机制,使从事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分支机构和员工所付出的精力、所承担的责任与所享受的考核激励相匹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能动性。
刚泰集团遭遇了金融机构抽贷,从而引发流动性危机,而导致这一切的来源是新浪财经对于刚泰控股财务造假的质疑。刚泰控股,这家主营黄金和珠宝饰品的上市公司,因控股股东刚泰集团被媒体踢爆财务危机在6月9日就开始停牌,至8月20号复牌后开始上演跌停潮,截至目前,股价较停牌前跌去56%。